Apr 13, 2011

日光三部曲 之二 / 藍印、咖印、鈀金印!


這絕對不是用縮圖騙大家點閱喔,也絕對不用按讚才可以看內文...盡情的看吧!上圖是已經很稀有的白金沖印的作品,1880年由美國攝影師Thomas Eakins拍下。白金沖印?嘿洗瞎密?也是日光顯影的一種嗎?看到最後你就知道啦!

大家都知道斯斯有三種,不過日光顯影可是有三十幾種哩!但是,要是寫出三十幾種,可能夏天都過一半了...所以,我們以三種常見的日光顯影,來為你簡單的解釋一下吧!


氰版顯影 Cyanotype

這是一種很古老的顯影術,由於材料中含有氰,所以稱作氰版顯影,也有人將它稱作藍印藍晒法。顧名思義,影像顯影出來之後,是藍青色調。鐵氰化鉀 Potassium Ferricyanide檸檬酸鐵銨 Ferric Ammonium Citrate 是氰版顯影中最重要的兩種化學元素。

John Herschel 爵士在1842年發明了氰版攝影法,還定義了攝影史上 photography(攝影)、Positive(正)、Negitive(負)和 snapshot(快照)等名詞。氰版攝影的顯影藥劑目前分為傳統配方與新配方,傳統配方當然就是Herschel爵士的原始配方,新配方則是由近代Mike Ware博士改良後的成果。

這就是氰版的黃色調,很不錯吧。

其實氰版不一定全部都是藍色的,也可以調成其他顏色。而且,也可以顯影在不同的材質上。不過,如果是顯影在紙上,一般的紙含有酸,會影響藥劑的變化,也因此不同的紙就會有不同的顯影效果囉。

凡戴克棕版沖印 Van Dyke Brown Photographic Process
再來顧名思義一下,顯然這個就是通稱的「啡印」,藍印與啡印都是源於19世紀的古老技法,Van Dyke Brown (VDB) 原意指的即是棕色顏料或染料,原料來自於煤或泥碳等地底有機物質。VDB在更古早之前級廣泛的被運用在油畫與水彩顏料,成透明飽和棕色。凡戴克棕版印刷顯影技法的名稱,則源於巴洛克時期宮廷畫家 Anthony Van Dyke 著名的畫作色調。


鈀金沖印 Palladium Print

白金(Platium Print / Platinotype)和鈀金(Palladium Print)的顯影沖印技巧也是早在十九世紀中期即為人所運用(十九世紀很熱鬧吧?雖然第一個「攝影事件」發生於十六世紀,不過當時的藝術家是用現在我們說的針孔技術將影像投影至牆上,並不能產生相片。一直到十九世紀,一位法國畫家才真正發明了銀版攝影法,一直到現在,我們熱愛的寶麗來仍然是使用類似的攝影方法喔!阿,一不小心說太多了...)總之到了十九世紀末期,鈀金的價格比白金高出許多,所以大部分的攝影師在當時使用白金沖印。然而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,白金的價格高漲,就漸漸的被我們熟知的銀鹽所取代。在購買不到市售白金相紙的情況之下,迫使很多攝影師放棄白金沖印。

至於顏色呢,鈀金影像的化學反應根據當時濕度的不同,會有深棕色至暖黑白色調的結果。目前,鈀金的價格比白金便宜許多,(白金常常在珠寶界聽到,鈀金只出現在鋼鐵人電影裡...)在沖印顯影的技法上,較白金成功率高,卻也可以表現出同樣豐富細微的階調。因此它在影像保存的部份,也是屬於博物館收藏等級喔。


寫完這麼多,好想現在就拿幾張底片去外面晒一晒...(喂)不過專業還是要讓專業的來,與知然堂的討論也有個大概的結論了,顯然我們都同意小班制效果好,(當然也是因為小小舖子場地有限阿...)剩下的細節討論完後就會公布報名辦法,台中的朋友!我們怎麼能浪費咱們不用錢的大太陽呢?千萬別錯過後天的三部曲喔!


相關網站 / 知然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